新闻中心

行业新闻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2022年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规划分析
2022年07月31日 22:24:05 点击:1624

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、信息化市场规模如何?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,面对全球范围的信息化浪潮,我国必须及时调控自身发展故略、抢占战略制高点、信息化全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。未来几年,我国信息化行业企业总资产的规模将有所提高,资产主要还是集中在头部企业。

2022年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规划分析

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,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,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。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,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,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,个人行为、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。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,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、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。
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同步推进。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,当今世界,科技创新正推动经济和社会格局加速重构,数字与实体深入交融,信息化技术发展进入全面渗透、跨界融合、加速创新的新阶段,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5G通信等新技术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。
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《2022-2027年信息化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》显示

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持续深化,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。特别是国家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,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“加快建设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,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”,我国网络空间治理将更加高效,网络安全保障将更加有力,信息化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强劲。

到2025年,全面形成与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、智慧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民政信息化发展新局面,体系规划设计更加完善,统筹协调机制更加有效,数字技术与民政工作融合更加深入,民政领域网络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,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、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、基本社会服务便捷化取得明显进展,信息化在促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、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

工信部对外发布的《"十四五"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》明确:到2025年,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、更深程度、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,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,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,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.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%,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%,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8%,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%。

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,企业的竞争必将也是越来越激烈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,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。培养人才、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,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,这不仅是提高企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,也是市场竞争中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途径。

在“十四五”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中,《规划》在数字设施方面,预期到2025年,网民规模增长为12亿;5G用户普及率增长为56%;1000M及以上速率的光纤接入用户增长为6000万户;IPv6活跃用户数增长为8亿。
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,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。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,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,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数字社会建设稳步推进,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,数字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,数字化发展环境日臻完善。

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,分析信息化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,挖掘信息化行业的市场潜力,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,提供对产业规模、产业结构、区域结构、市场竞争、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,清晰发展方向。

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?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2-2027年信息化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》。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、研究、分析,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、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、市场规模、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,评估行业投资价值、效果效益程度,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,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。

来源:互联网